2018-04-20
4月12日,國家履行《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工作協調組次協調員會議在北京召開。參與此次會議的是由生態環境部等協調組16個單位的有關負責人。汞是公認的有毒重金屬污染物,其中水俁病的元兇就是有機汞。隨著汞工業的發展,汞污染也是越來越嚴重。現在,汞污染已經是一個世界性問題。為了遏制汞污染對環境帶來的危害,2017年8月16日,由聯合國主導,多國簽署的環保條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正式在我國生效,同年10月《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次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而此次協調員會議是我國防治汞污染工作的繼續。
實際上,我國時刻在關注汞污染的防治,并且將汞公約的履約目標和任務結合到《“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為了遏制汞污染的勢頭,國家制修訂了一系列有關汞的限量和檢測檢測的標準。其中《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定了不同食物中汞的限量,《GB 5009.17-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汞及有機汞的測定》則是規定了食品中總汞和有機汞的檢測方法,《HJ 694-2014 水質 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規定了水質中汞的檢測方法等等。從這些檢測標準中不難看出原子熒光法在我國的汞元素的檢測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子熒光光譜儀是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光譜儀器。它檢出限低、靈敏度高、抗干擾力強,在重金屬檢測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應用原子熒光法檢測汞時就難免會遇到汞的記憶效應問題。因為汞元素的吸附性和揮發性很強,使得應用原子熒光法檢測汞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汞的記憶效應太大使得檢測結果不準。北京金索坤是市面上一家只專注的研發以及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研究原子熒光技術三十多年,在減小汞的記憶效應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實驗探索。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產品SK-樂析 集合了金索坤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于一身,在汞的檢測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SK-樂析借鑒了ICP-MS進樣方式,采用的是新的連續流動進樣技術,將傳統樣品、空白交替進入的定量進樣方式改為樣品、樣品連續進入的定速方式,使得儀器的測試效率大大提高,從傳統測試一個樣品三次數據2分鐘縮減至30秒。同時新型的進樣技術配合多功能反應模塊及集擴式傳輸室等成果技術的應用,使得儀器的穩定性指標從原有的RSD小于1.0%提升至RSD小于0.6%,減少了汞的記憶效應,提高了儀器的穩定性。
而且,金索坤的研發團隊還對原子化器進行改進,SK-樂析摒棄了傳統流線型原子化器采用新型雙層屏蔽式原子化器。通過改變原子化器結構,提高原子化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汞元素的記憶效應,得到了更好地測汞效果。
在儀器的軟件上金索坤也進行了改進,以公司特有的兩點標準曲線校正技術替代傳統的繁瑣校正技術。標準樣校正、傳統的單點校正,只能保證濃度在校準點附近的樣品的測試結果,離校準點越遠的樣品帶來的誤差越大;兩點校正克服了標準樣校正、傳統的單點校正的缺點,在低濃度區域、高濃度區域同時進行校正,保證了校正后含汞樣品檢測的準確性。
汞污染已經是全球環保工作的公敵,而汞污染的防治步就是檢測。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原子熒光技術的發源地以及原子熒光行業的領跑者也會繼續努力,研發出更適合汞檢測的原子熒光光譜儀。
更多信息請關注金索坤官方微信